多措并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教育界 曾静
自中共凤冈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来,我县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教育事业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焕发了勃勃生机,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是依托集团化办学,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是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引领了教师成长。
三是实行聘任制,激发了教师积极性。
四是以课题为抓手,培养了教师研究能力。
建议:
一、关于集团化办学方面
1.拨付专项经费,支持集团化办学。开展集团化办学,学校(尤其是主办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费用,由于没有专项经费,或者缺少政策的支撑,有一些费用不能报销,只好由校长或活动主持人自掏腰包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团化办学难以达成预期的效果。有了专项经费以后,主办学校和项目负责人工作起来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2.建议教育部门以文件的形式规范活动的开展,并为在活动中承担示范课、交流课、专题讲座等的老师发放相关证书,能够作为教师们评职进薪的支撑材料。
二、关于工作室活动开展方面
1.减少工作室活动开展的审批程序。从具体的实施来看,主持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走完审批手续。主持人在学校都是教学骨干、业务骨干,这样的跑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主持人的精力,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2.为工作室活动的开展匹配一定的经费。省市级名师(名校长、名园长、名班主任)工作室都只有上拨经费,县级层面没有经费的投入。一旦上拨经费用完,就没有后续经费支撑开展活动。建议主管部门能给工作室(尤其是对没有后续拨款的乡村名师工作室)一些宽松的政策,匹配必要的活动经费,帮助主持人解决后顾之忧。
三、关于聘任制方面
学校由于人员结构性超编(个别老教师在编不在岗),导致不少老师不得不流向其他学校。希望相关部门,采取优惠政策,留住优秀教师,发挥他们的作用,能延长一个聘任周期的时间,给教师和学生适应的时间。
四、关于课题研究方面
加大对课题研究专题的培训。课题研究对不少教师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根本不了解课题研究的过程,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希望能加大对课题研究的培训工作,让更多的教师了解课题,知道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让课题研究真正起到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
五、关于减少非教学任务方面
教师每天承担上课、批改作业、备课、辅导学生以后,还不得不要忙于各种非教学任务的完成。这些与教学无关的非教学任务常常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