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防治的建议
县政协土溪镇联络组 黄万福
当前,面源污染治理是困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大难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土壤原有的生态平衡,也对水源造成污染,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提出,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的要求,农村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防治等问题亟待解决,以土溪镇为例存在以下情况。
一、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现状
(一)种植业造成的土壤污染。一是化肥残留。二是农药残留。三是农膜残留。
(二)畜牧业造成的面源污染。除大型规模化养殖基地对畜禽粪便进行了集中收集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外,大部分养殖户环保治理措施不到位,畜禽粪便乱排,甚至直接排入河道、土壤,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三)生活垃圾造成面源污染。一是每月产生垃圾。二是部分生活污水进不了污水管网而直排,河边住户甚至将污水直排进河道。三是对垃圾的应收尽收不到位,存在乱倒垃圾、私自焚烧垃圾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环保意识亟待提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绝大多数农户往往更愿意选择简单便捷的方式来除草、施肥,以此提升农作物产量,由于用法与用量不当,导致打农药、施化肥、用地膜,造成了农村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同时,群众随意乱丢垃圾、焚烧垃圾、乱排污水、畜禽粪便等,造成了面源污染的持续恶化。
(二)农村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管乏力。乡镇按照属地管理的职责,责任无限大,执法难度也大。比如土溪镇的万寿菊加工厂因鲜花发酵后产生的工业废水,两个大池子内约存有4000立方的废水未处理,热天臭气熏天,并且工人有偷排废水的情况,周边群众意见较大,镇环保站、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多次督促整改,生态环境凤冈分局执法大队介入处理,但迟迟未得到解决。一纸整改通知书下达给乡镇,责令乡镇整改落实,乡镇的确无能为力。
(三)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工作经费需求较大。由于我镇地域面积大,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量大面广,排污治污实施设备以及防治经费需求较大,乡镇财力非常有限,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三、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让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环保意识,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来,凝聚干群同心参与污染防治的共识。
(二)进一步强化执法检查,让违法者为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买单。强化农村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防治的执法检查,发现1例,查处1例,警醒一片,不断推动农村面源污染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的经费投入,不断夯实防污治污基础。目前,我镇急需新建农贸市场、屠宰场、集镇污水管网的改造等,急需投入大量的资金方能得以解决,希望上级部门从项目和环保治理经费上给予帮助,从根本上帮助乡镇解决实际困难。